文化西津 >

镇江史志 | 东新港拔“钉子”战斗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4-12-24 浏览次数80 次

     东新港位于扬中东江岸中部,是扬中的一个重要渡口和轮船码头。从这里乘船,上至九江、汉口,下达南通、上海。大江对岸,向北是口岸,向南是泰州的七圩港、过船港。东新港是新四军来往长江南北的重要渡口。自从1939年新四军挺进纵队进驻扬中,消灭了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9旅第3团贾长富匪部以后,新四军及扬中地方党政干部经常通过这里前往苏北开展抗日活动或隐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42年初,扬中县委将具体情况汇报路北特委,特委书记陈光和51团团长韦永义十分重视,决定拔除这个敌据点,并随即派了敌工委员会主任王龙和一名参谋到扬中,由扬中县副县长王言配合进行战前侦察。


     经侦察,东新港驻有伪警察1个分队,四周打了竹笆障,门在西首,北面是大港,近处是2个约10米高的二层楼碉堡,碉堡内常驻伪警1个班,其他人都住在附近,有30人枪。伪警察大队还建立税收关卡和检查所,其以检查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当地群众和来往客商深受其害,深恶痛绝。因此,东新港敌伪据点给我军带来不小麻烦,妨碍着新四军长江南北的交通联络工作,必须拔掉这个据点。


      根据战前侦察,新四军第18旅首长研究,决定拔除这个据点,并由第51团1连执行。作战计划由1连连长严成志、指导员颜诚和副指导员匡勇拟定。战前,1连指导员颜诚进行了战斗动员。


     1942年1月5日,1连在团罗副参谋长的率领下,全部轻装,从江南的五里桥过江,在扬中的中滩登陆,一路急行军,直奔东新港。19时,战斗开始,1连连长严成志带领1个排从东南方向向据点发起进攻,指导员颜诚带1个排攻打西门和炮楼,利用坟墩、田埂作掩护,用机枪、手榴弹向伪炮楼猛扫、猛炸;伪军在炮楼里盲目还击。当时,外面一片漆黑,伪军无法观察新四军行动。新四军奋勇向前,迅速拆掉竹障,冲进竹笆障,高喊:“缴枪不杀,新四军优待俘虏!”在强大的火力攻击和政治攻势下,伪军纷纷投降,原来估计其他据点的伪军会来支援,可东新港附近的三茅、八桥、老郎、油坊的伪军只顾自己并未出援。战斗不到1小时即告胜利结束,歼敌30余人,枪支弹药全被缴获,碉堡被捣毁,拔除了这个据点。半夜后,部队仍由原路返回段家桥靳家埭村。


      东新港战斗的胜利,对敌人是沉重的打击,警告了敌人不要错误地估计形势,极大地鼓舞了扬中县人民群众的斗志,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念,也为新四军长江南北的交通联络扫除了障碍,扩大了扬中县党组织的回旋余地,也为新四军到泰州永安洲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镇江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