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津 >

西津拾贝 | 祝瑞洪新作《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出版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1 次

image

千古以来,巡航在长江的救生红船,经历了怎样的惊涛骇浪,造就了怎样的绝代风华?祝瑞洪先生的新作《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的出版,为我们描述了这一宏大而悠远的历史场景。这不仅是他个人考索精深成果的集结展示,也是我们中国学者研究发覆功深的成果展示;不仅是江苏镇江市古老的“红船”精神在新时代的科研成果骄傲,更是中国学术事业的进步骄傲。我从名城保护中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传承与弘扬民族记忆的考研中认识祝瑞洪先生,后又在他创作这部近百万字的探索中和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这部大著的无量功德已经与长江文化以及整个国家的文博科研成果连在一起了。






图片


图片



据先生告诉我,世纪初年,他接手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开始了解长江救生红船的千古传承,当时镇江京口救生会博物馆刚刚布展开放,古代救生的历史资料的缺失和研究不够,留有很多疑问和遗憾。为了勾连救生历史的脉络,他前后十多年沉潜磨砺、深耕细作,发掘了大量新的历史资料和相关信息,许多资料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断章缺页是常态,在这种状态下,必须找到直接的或相关有机联系的证据,从中发现历史的真实逻辑,才能去描述救生历史发展的真正源流,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及其在发展链条中的存在意义。他对千古救生的情感纠葛和历史线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以文物与文献互相契合印证的研究方式,见证了一个学者对待历史真相的探求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譬如,这本书对于蒋氏救生家族家谱的研究,对于揭示蒋氏七代人163年救生的历史源流和传承提供了关键证据,一下支撑起一个巨大的星空般的存在效果:京口蒋氏及其救生会,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历史最长的救生家族和救生组织,从而京口救生历史的主线表现出全景式、史诗般的描述效果。
这部近百万字的专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研究古代镇江自宋代到民国的水上救生历史源流;下卷主要研究明末清初以来长江全流域救生的历史源流,下限到清末。全书架构科学合理,史料翔实、叙事宏大,基本厘清了长江古代救生的历史线索。最令人心动不已的是,这部历史长卷在勾画长江古代救生历史蓝图中获得了许多精彩的新发现:譬如作者依据北宋官方文献,考证了翰林学士夏竦建言在(镇江)金山等地设置救生船的七处地方,以及宋代长江、运河渡运管理的一系列官方文献和夏竦本人的生平之后,得出了长江救生船最早始于北宋天圣四年,即公元1026年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仅证明了“长江救生船制度”是古代长江两岸人民的发明创造,而且把有组织的长江救生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五六百年。作者研究长江救生的历史不仅仅局限于镇江,而且把笔触指向全流域,如长江主要水段上游三峡、中游湖北武汉和湖南洞庭湖的救生历史,下游皖赣至长江入海口的演变过程中救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直接填补了从整体上全面叙述长江古代救生历史这一研究空白。
能够做到这一切,除了作者苦守清灯默默承受着巨大的思考压力,还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心态面对大量的历史典籍和资料,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去求索、去考证。他在研究一些救生人物的家谱资料的时候,用历史学家的感觉与明察,从中发现了众多从未见识的救生人物和救生业绩,再次填补了原存资料中缺失的历史环节,使救生活动的历史真实性更加丰满。在此基础上,他依据时间、事件和历史逻辑把长江救生的历史时空转换成文字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怎样的探索精神?
这部大著以清代诗人的《扬子江救生船歌》为引子,全书主体二十个大章、六十八个小节,集中收获了作者用无数个不眠之夜而采摘下来的新鲜精华,其它不说,他仅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考究源流、辨章学术,分析相关历史的主题和社会的定位,不仅通作者之意,更开读者之心。故我的评论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之意,来观摩先生的这一杰作,实仍是为祖国科学研究界、文物保护界、文化史学界又长出一株巨大的常青树而骄傲!
在镇江这块土地上,先生当算一个很棒的文化学者,亲历许多流派与潮流的更迭,依旧直视自己的初心所追求的事业为生命栖居的精神家园,坚守独立的文本立场历经数十年的风云流转,终成一只不老的“青鸟”。不管是长卧病榻还是悠游山林,总是自觉地沉浸在自己的文化研究和创作之中,越写越好,既有着标志学者成熟的明确方向感,又饱具撼动灵魂的冲击力。继不久前刚刚出版四卷本《西津图谱》之后,他的这部近百万字的《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再次透露了这一信息。
本书的作者查阅沿江数十府县的方志,梳理长江古代救生组织创设的历史线索,认为自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间,长江下游至少有江苏镇江超岸寺避风馆、安徽桐城老洲头生生堂、针鱼嘴生生堂、江西章江好生堂、江苏镇江京口救生会等一批民间慈善救生组织相继诞生。这些民间绅士自己筹集资金、捐建救生船,制定如何抢救溺水者的措施,在船舶灾难发生时提供救援以拯救遇难者的生命,或者安全护送遇险者通过险峻的江河急流和峡谷。他们还为遇难者提供避难所,将其送回家人身边;提供打捞尸体的服务,并对无主罹难者就地掩埋。镇江京口救生会虽然创设于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年,晚于创设于顺治七年(1650)的老洲头生生堂,但鉴于它承继了创设于明末(1630年代)的镇江超岸寺避风馆的救生活动,并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才退出历史舞台,救生活动延续时间近320年。因此,京口救生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救生组织;而拥有310多年历史的京口救生会馆,也是中国和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救生组织旧址,今天已经开辟为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

图片




镇江京口救生会及救生红船模型

我从这部巨著详细的数据和史料中发现,作者对古代长江上下游救生呈现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均作出科学的分析,如官办救生始于北宋而断续于元明各代,时兴时废;亦因为西津渡——金山——瓜洲一线江面是连接南北大运河的重要关隘——史称“漕运咽喉”,保持漕运安全畅通的意义重大,使得此地官办义渡及救生活动受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朝廷的密切关注。随着全国经济中心逐步南移,至清代康乾年间全面建立起长江官办救生体系,这是长江古代救生的第一个巅峰期。作者在研究中发现,虽然清末朝廷腐败,但是长江救生依托新经济力量的推进,依然发展到历史的顶峰,并在长江上下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成为晚清的一抹温暖的亮色。以长江上游为例,宜昌——夔巫峡江——川东一线大江,乾隆十五年额设救生船总计82只。同光时期,以地方官员捐助及自筹官办取代了朝廷官办救生体系。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北峡江救生总局共有峡江红船53只,督管救生红船的舢板、四板炮船12只,合计65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川东包括虁巫峡江救生船共有52只,川鄂合计共有救生红船及炮船117只,比乾隆朝多出35只,且其组织程度和救捞实力大大增强。而川江另有依然在编的额设救生船33只尚不计算在内。

清嘉道年间,长江中下游民间救助组织广泛兴起,同光时期两江地区民间救生组织增加到30家左右,拥有近300只各类救生义渡船,大江两岸救生义渡红船随处可见,每年救助数千人的生命。


图片




两淮盐商在长江江苏段设置救生红船47只
比乾隆年间增加18只

这样一种传统、这样一种精神,包含在作品的全部研究成果之中。正如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同志所言,“古代长江救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救捞事业的最高境界,具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值得我们今天的后人,特别是救捞战线的同志学习继承、发扬光大。”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卷中,孕育着无与伦比的中华璀璨文化创造了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和厚重的历史,也包括应急救援文化和历史。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确立文化自信、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正是怀揣着这样一颗感恩大地、感恩长江、感恩古人之心,作者研读长江救生的历史,初看是走笔历史的传承,实指当下的生存,包含了太多寄意深远的定点透视,这种“忧患之思”的人文传统赓续,让我们从中捕捉到历史的纹理走向和内在脉动。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著,必然是以严谨的考辨正本清源,广征博引、言之有据而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与价值,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是以史实说话,以理服人,特别是善于对一些常见史料中发现历史的逻辑。先生对学术上望文主义的无稽之谈和认识观念上的不同看法,都是以历史文献为依据,采取多角度反复开展讨论,有种理直气壮的文化自觉,没有深厚的真功夫,浅尝辄止是很难做到的。我朋友当中有人读了这部书稿,就告诉我说:“祝先生有一种独行的学术精神!”实际上我看就是学术根底的坚实和学术视野的渊博。

作者是一个严谨求真的学者。书中的研究结论,都有可靠的史料佐证,不著没有根据的文字。这一严谨求真的研究和成就既是博物馆科研的方向,更是文博界的方向,他对中国水上救生历史的研究的贡献,对于长江优秀救生文化的探索与成果,值得我们从《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中慢慢体悟,真的更值得我们抬头高高仰望、仰视、仰观。

这种仰观,就是从这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长江救生文化,对长江文明、乃至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我以为,本书揭示的长江千古救生文化的历史,就是凸显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生对长江救生活动千年历史的深入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长江文化的新认识:“长江救生文化,是以长江救生活动,即以官府良吏的救生善政、士子商绅的救生义举、舵工水手的舍生取义等一系列救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救生红船为形象标志,以积极规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保障,以“仁善义勇”为核心价值,彰显中华民族尊重生命、见义勇为的大爱大智大勇精神,并具有独特传承方式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处于一个时代大变局之际。重温古人的救生历史,承继古人的救生文化,弘扬古人在江河救生中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就是弘扬和传承古人向上向善的大爱美德,是我们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而以这本书描述的历史场景和璀璨文化,结合贯彻,足以在我国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蓝图上争得独具特色的一席之地,愿有识之士像古代救生义士一样勇而为之。另一方面,传承和弘扬长江救生文化,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百姓的疾苦、面对生命的危机,才能倾注更多的关怀、采取更好的措施、制定更好的政策,完善更好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支持和创办更多更好的社会公益事业,扩大和完善全社会见义勇为组织网络的覆盖面,去不断激发人们明德惟馨、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丹青)



内容来源:中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