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津 >

文史 | 《大义救生话红船》:铭刻在石头上的义举(上)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01-18 浏览次数1 次

图片


铭刻在石头上的义举(上)


自古以来,金焦二山矗立大江中流,登山胜境有喧嚣与寂静之大不同。金山处上游,且相对西津渡与瓜洲南北之两渡口,向为吴楚津要,控扼江河之咽,因此千帆如林、游客如织,庙宇辉煌、香火旺盛;而焦山地处海门,交通不便,一般需要专门船只乘风破浪才能抵达游赏,所以游人罕至,苍松古木、茂林修竹之外,殿庑略显萧闲寂寞。苏东坡诗云:

金山楼观何耽耽,
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
采薪汲水僧两三。


焦山的救生活动的声望,亦与金山不同。它默默无闻地用几代人的时间,在石头上一点点镌刻它的救生历史。




01

焦山是古代长江救生的最后防线


古时候的焦山,地处长江下游,靠近入海口。金山、西津渡、瓜洲三地红船救捞时有疏忽,或者来不及救助而漂流到焦山江面的“覆溺者呼号风浪中,过兹焦山飘荡入海,饱蛟螭鼋鼍之腹已耳”。因此,两岸的救生网络,焦山是最后一道防线。过了焦山,向东是一片大海,覆溺之人再也无法被救,只能葬身鱼腹了。所以焦山红船,是覆溺者最后的希望。


图片

矗立于长江中流的镇江焦山(清末英国人拍摄制作的“Silver Island(银岛)”明信片),收藏者 金存启


明末清初金山、西津渡、瓜洲设置救生红船之后,焦山寺僧也开始了救生活动。自康熙到嘉庆的一百五六十年间,焦山寺僧坚守在入海口的最一道防线上,救生捞死,默默无闻。但是那些会说话的石碑,记下了他们的救生义举:何洯《焦山慈航碑记》、汪守仁《新置焦山救生田记》、僧宣照《新置焦山玉峰庵救生红船检埋枯骨记》、陈齐叡《捐造焦岩后山红船碑记》、江涟《焦山尚公书院复归救生船记》、韩为桢《焦山重修救生红船记》。六块石碑,目前仅存僧宣照所记石碑,藏于镇江焦山碑林博物馆,其余石碑散佚,所幸者后世志书录有碑文。


图片

僧宣照《新置焦山玉峰庵救生红船检埋枯骨记》碑拓





02

第一块碑:《焦山慈航碑记》和孝愉和尚

清人何洯《焦山慈航碑记》记载,康熙初年,焦山就已设有一艘“慈航”。但是,当怪风骇浪山崩雷吼之时,一二个船工也会望而却步、自身难保,不敢向前救捞。孝愉和尚“顾而悯焉,涕泣哀悼,更募造一大慈航”。他担心船工胆怯,不敢前往捞救,亲自“身操撸楫,出入江涛,拯尔覆溺者,不令饱蛟螭鼋鼍之腹”。一年中救活很多人,也捞埋了很多人。


孝愉和尚,名德舜,是大和尚德镜的师弟。他募造救生船,大概是在1666年,当时“焦山荒寂不足酬应宾客”,所以寺院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救生船的工食奖赏花费也不少,孝愉和尚非常担心焦山慈航难以为继。


图片

焦山寺僧募船救生


康熙丁未年(1667年),新安孝廉朱若臣游览焦山,孝愉向他募缘。他对于焦山慈航十分嘉许,并劝募于同乡张聘之捐白金二百两,置买了一处房产,让孝愉和尚取其利息来支付水手的工钱。这样船工每月都有工银,捞救一个活人,赏银若干,捞一死尸赏银十分之六,再给银葬于南岸。何洯因此感叹道,孝愉、朱若臣、张聘之这样的善行,和尚、儒生、商绅在悲悯众生、济困拯溺方面,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如果世世代代都有孝愉、张聘之这样的人,“当沿江急湍泛溢处,尽设慈航,以拯尔覆溺,更令闻风者有所兴,感而好行其德,其利之溥,不诚为仁爱施济之大者哉”。这样的善行要记之并刻在石碑上,以昭示后人继续施行这样的善举。




03


康乾盛世,邗江汪氏两支四代人焦山救生



邗江汪守仁家族本是歙县人,是一个业盐商绅世家。自其父辈起即关注并捐助慈善事业。汪守仁在自撰《新置焦山救生田记》中说,他的父亲汪来倩本性善良,乐善好施,“雅好施予,而拯焚援溺尤殷殷者,素性然也。”他的父亲对于金焦两山之间翻船溺水的人,心生恻隐之念,与焦山住持约定,由焦山和尚负责查勘水上救生事宜,并决定对施救者进行奖励。遇有江上舟船覆没,而有其他船只奔赴救难者,请住持如实相告汪氏,凡救活一人以银子六钱作为酬劳;如果是捞救的死尸,付给酬劳三钱银子。长年累月都是如此。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父亲汪来倩去世后,汪守仁以为这样救捞一次奖励一次的办法恐怕难以持久,就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置买田产然后出租生息,以其收益来维持这些奖励措施落实到位。他认为这样就可以将此善举永远进行下去。于是汪守仁复继先大人志,在真州城东小张沟地方,花费二百三十两银子,购置田产二十七亩。他将田契办到僧人名下,又收藏于自己家中;再将这些田产交付给焦山寺住持灼庵法师管理,每年收取租谷来充当救捞奖励之费用。他认为佛门慈悲,一定能将此善事做好并流传下去。这样做既可以便于日后子孙后裔按照祖上的办法继续从事善业,不要违背祖先善德善行;又可以监督寺僧永远守住这份田产不能擅自售卖,保证救溺活动的工食及奖励资金有可靠来源,不至于半途而废。这样就可以将这个田产当作“济人梁筏”,后来如果有乐善者还可以添置更多田产以获利救溺,从而“田以日增,利以日益,俾好生之念绵远,无既其如慈航之普渡矣乎,又是先大人冥冥所期而守仁窃愿引为同志者也”。汪守仁亲自主笔,将他父子二人的救生事迹记录下来,勒石刻碑,以教化后人。他的这篇记述写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和月穀旦,即农历四月的一个吉日。


图片

红船老照片欣赏  唐纳德拍摄的三峡救生红船(合成 王天宇)


汪守仁的儿子汪从晋、孙子汪起宁“承父志,力行不辍”,于焦山救生亦有贡献,实际上也是四代人资助救生的善举。


僧宣照撰《新置焦山玉峰庵救生红船检埋枯骨记》,说的是扬州汪光禄、汪尔振父子雍正乾隆年间在焦山造红船拯溺救生、置义冢瘗埋枯骨的事迹。乾隆初年,焦山玉峰庵僧宣照曾设救生船,募化并在丹徒县臭魂墩设置义冢八十余亩地,立枯骨会,捡拾掩埋覆溺者的尸骨。宣照的义举得到了扬州汪尔振的父亲汪光禄的支持。汪光禄平时就轻财好施,宣照向其募化,汪光禄就捐助了位于焦山的二十七亩田地作为义田,当时就刻立碑板在山里。乾隆十年八月,汪尔振曾经到焦山小憩并留宿在山中。他在游览中看到,焦山地处海门,水势澎湃,“巨石为亘,江底若阑槛肷”,来来往往的舟船经常因此触礁覆没;而且上游也经常有施救不及的溺水之人顺流而下,焦山是京江救援的最后关头,过了焦山则就“鲸波弥淼,一望无际,欲为援手胥莫可得矣”。汪尔振看到这种情形,顿生怜悯不忍之心,就捐金造救生红船一只,置于焦山南北两岸拯救这些往来江上覆溺的人,成就了莫大的功德。他又施造木箝(一种较小的薄皮棺材)沿江检拾溺毙的尸首枯骨,按月登记;再捐金三十两,置买山地三十二亩,以为埋瘞之所。“凡一应使费水手人工逐月支领,舩只检埋俱付本庵经管部署,得宜存没均感斯举之善”。红船救捞的水手人工,包括捡拾遗骨的工钱,汪尔振都委托焦山玉峰庵僧宣照经营部署,而所有花销费用按月到汪尔振处支领。僧宣照评价说:汪尔振的善行不仅继承了其父的传统,而且设置救生红船,捐金置地扩大了义冢,“功德之历久弥新,行与兹山不朽,而本庵子孙盖当尽心管理,不得始勤终怠,有负善囙。则慈航得以永济,朽骨得以终藏,庶可以绵汪公之世德,而广佛代之慈悲于无量矣”。 



文:祝瑞洪

编辑:常晓近
审核:周婷婷 叶梦琦 葛文斌 高义刚
来源于“《镇江壹周》见义勇为专版第16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