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津 >

文史|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蒜山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2-09-30 浏览次数1 次



图片

西津渡




蒜山


西




蒜山,早在《二十四史》隋书的地理志中就将其与句骊山、黄鹄山列为润州(今镇江)的名山。吴楚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孙恩蒜山败刘裕等正史记载的历史故事,更凸显出古蒜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当时山下便是长江渡口,蒜山因渡而名、因渡扬名。古时西津渡曾称为蒜山渡,有文字记载的渡口历史至少有千年以上。


刘桢在《京口记》写到:“蒜山无峰,岭北临江”。元代《至顺镇江志》载:“城西蒜山,山生泽蒜,因以为名。” 在清道光以前的蒜山,山头一直伸进长江。五代时的诗人徐熙曾作《蒜山》一诗:“光禄行吟地,江空孤嶂悬。千樯迎晓月,一鸟破寒烟。”宋代诗人张辑的《西津渡》诗中写到:“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就是对蒜山最真实的写照。



图片

(算山 陆龟蒙 制图:王天宇)


镇江人了解蒜山是从读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算山》开始的,“周郎妙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从诗和注释中,大家知道了这座山形似大蒜,山周围遍生野蒜,所以又称蒜山。又知道了山的历史厚重:三国时,诸葛亮和周瑜曾在山上的算亭共谋破曹大计。


图片

(蒜山游园)


东汉末年,国家分裂,历史进入群雄割据时期。最后,曹操、刘备、孙权在互相争斗的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属于他们(家族)的国家——曹魏、蜀汉和孙吴。分裂的三足鼎立局面一直到吴国灭亡,天下才重归统一。


图片

(三足鼎立图)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是战争,发生在各个军阀之间的战争、发生在三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在官军和起义军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整个三国时期大约有2000万人死于战乱和因战乱带来的饥荒。

长期的战乱让黄河流域的人口不断南迁,这些南迁的北方民众,把北方先进的农业技术也一同带到了南方,从而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繁荣,也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而且在三个大政权建立后,三国内部相对稳定,社会生产有所恢复。

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继续南下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当时剩下能与他对抗的,就只有三代割据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孙权和盘踞在湖北一带的刘备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20万大军(对外号称80万)南下。刘备退守湖北武昌,此时他只有军士2万多人。在军师诸葛亮的建议下,他决定与孙权联盟,共同抗曹。孙权也意识到自己无力单独对抗曹操,于是派大将周瑜带领3万军士与刘备一起抗曹。

曹军驻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隔江和孙刘联军对峙。然而,孙吴部将周瑜派部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战船,船上装着灌了油的柴草,趁东风大作的时候向曹军发起火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水军顿时化为灰烬。而此时陆军则因为瘟疫流行,战斗力下降,曹操不得退兵。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火烧赤壁”的故事。“吴将周瑜与蜀师诸葛亮在此共谋抗拒曹操之计,名算山”。因此蒜山又名算山。


图片

(算山决计)


隆安五年(401年)七月,孙恩从水路忽然出现在丹徒,率领兵士十多万,战舰千余艘,威胁建康。刘裕率八、九百人的疲惫之师,直接向占据蒜山的贼众冲杀。击破孙恩十万大军,孙恩狼狈而逃。刘裕后成为南朝宋开国皇帝。

唐高宗李治驾崩以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徐敬业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等在扬州发动武装暴动。兵败后,徐敬业、骆宾王 “奔润州,潜蒜山下”。上元二年(675年)正月,刘展判唐,田神功率军三面夹击,刘展大败于蒜山。

    宋代时这里又成了韩世忠的抗金前哨阵地。

    北宋苏东坡曾看中蒜山,他认为蒜山松林中是可卜居的好地方,他想在这里建房隐居。就写了一首诗给他的老朋友金山佛印长老。“问我此生何所归,笑揩浮休百年宅。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


图片

(苏东坡)


蒜山历经沧桑。旧志所载的“山宽可容万人,可陈兵,可大战,可潜藏,可宴请,可卜居”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宋、元间,山渐坍没沦于江中,石屡崩落,势近逼仄,仅存水中石碛一孤峰。镇江解放前后,因市政建设和开筑马路,蒜山遗存的石碛被炸毁过半。

    如今在蒜山游园中有一座满目苍翠、郁郁蓊蓊的小石山巅,山顶上方矗立着一座顶圆底方、意韵隽永、极具魅力的方亭。它就是算亭。其下有一组雕像,想必大家也能猜到,他们就是诸葛亮与周瑜。


图片

(铜塑雕像  拍摄:王天宇)


昔日繁华的渡口早已不在,没有了往来的船只,没有了络绎不绝的商贾小贩与行人。但古街上古风依旧,却仍见整齐的民居,蝉联的店铺。西津渡口上民间居坊的风俗、英雄谋略的故事、文人雅士的遗墨、千百年来共创的慈善事业仍在代代相传永不磨灭。时光虽会消逝,但历史的长河永远在前行,如那波涛滚滚的江水,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