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秋天已经过去
接下来就是冬天的主场
很多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
都在问冬天去哪里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
江南古街自驾游必来地
镇江·西津渡
西津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如三国时期著名的“火烧赤壁”策略就是在此诞生;在宋代,西津渡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扎这里抵御金兵来袭。除了重要战事,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泊船瓜洲》、《题金陵渡》等。
自1998年以来,镇江市政府以“弘扬津渡文化”为宗旨,以“传承历史文脉,复兴街区风貌,提升街区功能”为主要目标,实施修缮保护和开发建设,街区内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得到修复。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目前,西津渡是镇江文物古迹和文化胜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文脉”之所在。被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罗哲文先生赞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2022年,镇江西津渡步行街入选首批“江苏省示范步行街”。2023年西津渡街区入选江苏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目前,西津渡以多元化的休闲方式和内容满足了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要,持续推出了非遗文化展示、“民星绽放艺术角”等主题文化活动,“西津大市”也是每天主题不重样,荣登2022-2023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
西津渡利用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金字招牌,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和基础配套,大力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时尚购物等夜间旅游经济产业,成为市内外游客心目中的网红旅游打卡地。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走进西津渡~
唐代晚期,这里称为西津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作为江河交汇的渡口,西津渡的繁华与漕运的兴起密切相关。唐宋时期,西津渡是漕运的必经水道,又是江南运河的起讫点,史称“漕粮转输第一渡”。
江南漕粮北运的路线是沿江南运河至镇江西津渡,过长江进入江北运河北上,向江浙输送的漕粮也要经西津渡进入江南运河南下。明清时期,每年仍从江南向北方调运大批漕粮,镇江仍是漕粮转输和货商中转的重要港口。
走进西津渡古街,有一处玻璃栈道下展示着历代街道叠压的坡面。这就是“一眼看千年”。唐始栈道(唐以前)、唐代路面、宋元时期路面、明代路面……层层叠压的路面,记录着古街的历史。
如今,这条长约1000米的古街上,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随处可见从六朝至清代的历史古迹。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昭关石塔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因其正好立在街中上方,其形如瓶,又叫瓶塔、过街石塔。建成于元朝至大四年(1311年),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在昭关石塔券门石额上刻“共渡慈航”四字。
昭关石塔门洞东西门额上有“昭关”字样,后面有“万历十年壬午十月重修”的募缘僧人题名。两根石柱的外侧刻有“当愿众生,所共瞻仰”的字样,另两根石柱的外侧刻有“当愿众生,受天人供”字样。四根塔柱内侧刻有“南无大方佛华严经”。南北门额上刻有梵文六字真言。两侧边款上刻有“法轮常转”、“佛日增辉”、“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等内容。
2006年5月25日,昭关石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街昭关石塔旁,有一幢不太起眼的砖木建筑,门楣上镶嵌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救生会。
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虽然随着泥沙淤积,江面宽度不断缩减,但到唐代时仍有20多里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每每风起浪涌,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格外惊心动魄。于是,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民间水上救生组织。
门票:需要购票
扫上方二维码购票
营业时间:09:00-17:00
观音洞又名古昔陀岩(普陀山为观音道场)。宋代,镇江人钟仁卿于云台山麓普陀岩建寺,名普陀寺。寺庙由天然的岩洞扩凿而成,后俗称为观音洞。由于战火连绵,寺庙屡废屡兴。
观音洞在昭关石塔旁边,是一栋依山而筑的楼房,饱经沧桑的清水灰砖墙直立三层,正对门是一座香炉。进去门内,发现这其实是依山坡而建的半楼:靠山坡的一侧实际上就是山体石壁。中间的门券上方,书写着古朴遒劲的三个字:“观音洞”,为宜兴陈任旸所书。
门票:需要购票
扫上方二维码购票
营业时间:09:00-17:00
云台阁为仿古建筑的楼阁,具有宋、元古建筑的特征,是目前镇江古建筑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建筑。它是由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东南大学教授杜顺宝领衔设计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由亭、堂、阁组成的一组整体轮廓跌宕多变的建筑群,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前厅、二翁亭、聚明堂、廊和主阁木作采用高档缅甸柚木。主阁以高台为基座,是明三暗四的结构。云台阁内是“镇江城市发展主题馆”,展现了三千多年城市发展和市井变迁的历史过程。
门票:需要购票
扫上方二维码购票
营业时间:09:00-17:00
待渡亭,顾名思义,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经在这座待渡亭里停留。大臣们怕皇帝寂寞无聊,特地备下渔具让皇帝钓鱼消遣。那天乾隆皇帝的运气好得出奇,频频有鱼儿咬钩,所以收获颇丰,乾隆自然十分开心。但事实是,乾隆的手下人暗中在水下布下一张大网,网里放了一大群鱼,乾隆一而再再而三地得手这就不足为怪了。
这是一座智慧之山。相传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曹操率百万精兵强将南下,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总共不过五万人,形势十分危急。在蒜山顶上的亭子里,两位传奇人物从容地商量着对策。他们约定各自在自己的手心里写一个字,用以决定对付曹操的策略。这是一场智者的交流,当他们亮开手掌时,掌心里不谋而合地都写着一个“火”字。于是,历史的长卷里就有了一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火烧赤壁”战役。而这两位传奇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周瑜。因此,这座小山也有了“算山”的别称,这座亭子就叫“算亭”。而后,因为当时山上长满了泽蒜,所以习惯上也称“蒜山”。
冬日来临,寒风轻拂,入冬的气息越来越浓,在这样一个明媚的冬日午后,去西津渡古街随便逛一逛,感受冬日的暖阳,欣赏古色古香的巷道,走走停停,体味这景这情,颇有一番乐趣。
逛累了,也可以在路边找一家咖啡店、茶社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品一杯好茶;这里也有各种融合餐厅和地方小吃,可以坐下来品尝冬日美食。
每一个小店,每一杯饮品,每一片光影,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冬日,让我们漫步古街之上,放慢生活的节奏,感受生活的静谧与美好,珍惜每一个瞬间。
江南的古街
虽到冬日
不再人群熙熙攘攘
但是更加有烟火气
这里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
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平和
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这个冬日
来镇江西津渡
找寻属于你的祥和与美好
参考来源:镇江文旅、江苏公共文化云、春江潮起、邂逅镇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