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西津 > 西津动态 >

6.26镇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一水间”等原创大展同步开启

编辑:未知 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680 次

图片
图片

镇江博物馆

新馆开放

2021

6.26

图片



六月夏至

万物峥嵘

历经时光打磨

镇江博物馆8号楼

终于迎来正式开放

让我们穿越光影

追寻岁月的痕迹

领略镇江的历史风华

开馆时间



2021年6月26日镇江博物馆8号楼11:00-17:00(16:00停止入馆
(6月27日起恢复正常开馆时间)
图片

镇江博物馆6号楼、英国领事馆旧址9:00-17:00,16:00停止入馆

(6月26日英国领事馆旧址实行免费开放)


参观攻略



镇江博物馆8号楼(新馆)

一楼、二楼(常设展览)

《奔流——镇江近代历史陈列》

负一楼(临时展览)

《一水间——金陵八家、扬州八怪、京江画派书画特展》


图片


镇江博物馆6号楼(老馆)

二楼(常设展览

《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

《炉火纯青——馆藏古代陶瓷精品展》

三楼(常设展览

《银黄溢彩——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

《意匠天工——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

三楼(临时展览)

《信仰的力量——陈望道同志纪念展》

《党瑞颂——大众篆刻“江成杯”全国大赛优秀作品展》


图片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

英国领事馆旧址办公楼(3号楼)

英国领事馆旧址警务楼及监狱(4号楼)

馆藏佛教精品文物展(5号楼)


观展须知



1. 观众可提前登陆“镇江博物馆”微信进行预约;团体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咨询电话0511-85285111;

2. 到馆后凭预约码或二代身份证安检后入馆;60岁以上老人若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可至游客服务中心登记领票;

3. 入馆时需配合体温测量;进入室内观展请佩戴好口罩;

4. 室内场馆请勿吸烟、携带宠物、使用闪光灯、饮食及触摸展柜。


2021

6.26

关于“奔流”

你知道吗

BEN

LIU

图片
“奔流”,是一种地理特点。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地势高峻,形势险要,所谓“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雄伟的长江从镇江城脚下奔涌而下,流向大海。
“奔流”,是一种精神内核。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上,镇江的命运沉浮勾勒出一个历史古城向近代化转型的特殊轨迹,镇江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则汇入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洪流中。在近代百年的沧海横流中,镇江人民不甘沉沦、迎难而上,努力冲破黑暗、奔向光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镇江是中国内陆较早启动近代化的城市之一。1861年镇江被迫开埠,设立英租界,成为长江下游第一个近代国际通商口岸。此后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镇江凭借江河交汇、南北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在西方文明的浸润、刺激下,由一个传统港口城市发展成为近代商贸中心城市,其先进程度一度居于全国前列。然而,受20世纪初胶济、京汉、津浦铁路开通等因素的影响,镇江的贸易地位下降,经济腹地缩小,商业渐趋衰落。1929年成为中华民国江苏省会后,镇江迎来城市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城市地位得到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由一个清末府城转变为近代行政省会城市。伴随着城市近代化的进程,镇江人民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史诗。1842年的镇江保卫战、1911年的辛亥义举,展示了镇江人民敢于反抗、不甘屈服的英雄气概。“北固英烈”、茅山根据地军民浴血抗战、镇江地方党组织留守抗敌等光辉事迹令人震撼、催人奋进。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城市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江水滔滔,奔流不息;大浪淘沙,方显本色。《奔流——镇江近代历史陈列》通过七大单元回顾了镇江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也由此阐明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镇江,就没有镇江人民的今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021

6.26

关于“一水间”

你知道吗

Yi

Shui

Jian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6月26日,年度原创大展“一水间——金陵八家、扬州八怪、京江画派书画特展”将在镇江博物馆8号楼临时展厅开展,展出书画精品一百余幅,其中,一级品多达19套(36件)。此次展览由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镇江博物馆、镇江市美术馆承办,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无锡博物院和常州博物馆协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这首七言绝句《泊船瓜洲》,千百年来为人传颂。南京、镇江、扬州这三座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往来密切。曾在中国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三个绘画群体——金陵八家、扬州八怪与京江画派就分别孕育于这三座古城之中。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是指明末清初在南京地区聚集的一批遗民画家中的几位代表画家,他们以诗画相酬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品面向生活,多以金陵一带的风光为题材。画风不同,却有相近的艺术意趣。

代表人物:龚贤(1619-1689)

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半亩、半山野贤、东海隐士,江苏昆山人,自幼迁居南京。早年值明末战乱,他胸怀爱国之心,参与明末“复社”,与宦官魏忠贤的党羽展开斗争。抗清失败后龚贤在外漂泊流离十余年,后回到南京,又转赴扬州居留十年,卖画课徒为生,生活清苦。康熙三年(1664年)再返南京,定居清凉山,筑半亩园,致力于书画创作。龚贤善画山水,师法董源、二米、吴镇、沈周,画风沉雄、深厚,善用积墨,非常浓密。其艺术风格独特,黑白对比强烈,又兼具空灵通透、虚实有致的境界。

图片

龚贤 《山水图》扇面 南京博物院藏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几位职业画家。他们主张个性发挥,力求创新,擅长写意水墨,形成了狷狂孤傲、清新狂放的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郑板桥(1693-1765)

名燮,字可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其父郑之本,廪生,终身未仕,在乡里教书,先后教授过几百名生徒。板桥三岁丧母,由乳母费氏养大。他天分高蹈,学习刻苦,书法、绘画、诗文皆擅长,是兴化有名的才子。他的画清朗峭拔,苍劲潇洒,虚实得当,有气冲霄汉之魄力。他的的书法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将楷、草、隶、篆熔于一炉,形成雅俗共赏的“六分半书”。

图片

郑燮 《竹石图》轴 苏州博物馆藏


京江画派


京江画派,又称丹徒派,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继扬州八怪之后五十多年形成,气象雄伟,落笔浓重,蕴藉着镇江独特的隐逸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典绘画时代最后一个山水画派。

代表人物:张崟(1761-1829)

字宝岩,号夕庵。京江画派的开派人物。祖籍江西,明嘉靖年间迁居镇江。张崟工山水、花卉、竹石、佛像,尤长画松,成为张崟风格的标志,世人誉之为“张松”。时顾鹤庆以善画柳得名,故有“张松顾柳”之誉。张崟的画风出入文、沈,远涉宋、元,得其苍秀浑噩之气,独树一帜。他创造了一种沉郁浓厚的风格,用墨浓郁,多渲染,多以真山真水为主题,描绘大自然的锦绣风光。其绘画风格影响和带动了一批镇江画家。

图片

张崟 《临顿新居图》卷 苏州博物馆藏

一水 两岸 三地

因历史背景、地域环境、人生经历、师承关系和创作目的等差异,三个画家群体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在艺术道路上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空间的距离阻隔不了艺术家们共同的审美理想。三个画家群体都将外在的造化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美学意趣,他们的作品也彰显出了画家们富于创造与开拓的精神内涵。

图片

展览



一水间——金陵八家、扬州八怪、京江画派书画特展


展览时间



2021年6月26日-2021年10月10日


展览地点



镇江博物馆8号楼

负一楼临时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