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津 >

文史|《大义救生话红船》:洋人眼中的镇江救生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04-07 浏览次数1 次

图片


洋人眼中的镇江救生

鸦片战争后,镇江成为开埠港口,洋人洋货纷至沓来,镇江救生活动也很快引起他们的关注,甚至通过他们的介绍,传播到世界各地。




京口救生会,比RNLI早几百年!


2022年初,中国潜水和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同志在网络论坛发表《中国是人类社会水上应急救援历史的发源地和引领者》一文,其中说到一件逸闻:2004年,宋家慧同志第一次率代表团前往英国南部沿海POOLE的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RNLI) 总部访问考察,期间在与RNLI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富朗曼特会谈时,谦虚地表示RNLI 1824年成立,有着180年历史很了不起!可是安德鲁却说,“比起中国,英国的救生组织发起很晚,在中国镇江‘西津渡’上的‘救生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要比RNLI早几百年!”当时宋家慧同志担任中国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局长,他坦然说“闻言倍感羞涩”。回国后他专程到镇江西津渡考察救生会,笔者为他介绍,京口救生会创立于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年,它自身的历史超过300年;而它的前身避风馆创设于1630年代,救生历史长达370多年,大约比RNLI早200多年。2008年“五一”前夕,宋家慧同志来镇江参加西津渡开街典礼,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杰瑞·科林再次考察救生会,把京口救生会旧址及镇江救生博物馆列为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教育基地。经过多年的研究,宋家慧认为:“早在西方世界能够设想出任何类似的东西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一种文明,即救助组织这一概念就已经起源于中国。”去年他再次到西津渡调研救生会,并考察金山湖义救联盟的救生活动时进一步提出,“中国古代救生船和救生组织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发明”,希望以更好的形式展示、传承和弘扬这一发明。


图片


图片





《中国救生船》论镇江救生


英国人了解镇江救生,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镇江开埠。由于战乱,当时英国人的临时领事馆设在长江中的焦山,英国人称之为“银岛”,其意与“金山”相对。战乱一结束,英国人就下山进城,在筹备建设新的领事馆的同时,强占了京口救生会馆和观音洞作为临时办公生活用地。光绪十七年(1892年),海关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要求各地海关对长江及其沿海各地沉船救生组织和救生财产进行全面调查。第二年出版了 《Chinese life-boats,etc》,中文书名是《中国救生船》,其中第九份调查报告是1892年9月26日镇江海关专员赫斯的报告。从报告中看, 镇江海关对当时其管辖的南京以东地区直至江阴的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用详实的统计数据汇总了南京、京口、焦山、江阴等地的20 多个救生组织和站点的情况。这一报告内容最为丰富,长达16页。


图片

《中国救生船》关于镇江救生红船样式、造价和数量的英文报告


显然,赫斯非常熟悉镇江的救生历史,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京口救生会的简要历程和实际情形,京口救生会与焦山救生局救生红船的设置地点和救助成效。赫斯可能看到了冯咏的《京口救生会叙》的石碑,他写道:“一名丹徒的行政长官冯咏在一块石碑上赞美了创立这个机构的捐助者。”赫斯详细的统计表格记录了1889—1891年三年内的救捞数据,这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有关救捞成果的最详细的数据。


图片

《中国救生船》1889-1891年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局救捞成果的统计表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报告将京口、焦山救生局章程作为附录,并用中文印制在调研报告之后,完整保留了章程原貌,避免了翻译可能会造成的讹误。这在我们的志书中没有得到完整记录,因此这是我们今天得以了解这两个救生组织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的极为重要的一手资料。这两件章程中对不同天气条件下救生奖励的差异、对于各种玩忽职守的处罚规定、对于救生红船救捞规范的规定以及水手的作息制度规定等等,对于我们了解救生文化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章程不仅对救捞生命做出奖赏的一般规定,还鼓励救生水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英勇救生,实行加倍奖赏,凸显人命至上、见义勇为的英雄主义情操;章程规定要在救生船上预备好干棉衣棉裤、睡垫、姜汤、热粥,预备好女性用品,捞取财物要如实上交等等,这些人道主义关怀特别显示救生文化传统的仁爱之心。






镇江的慈善团体是其他城市的典范


1898年春天,一个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从上海登上美国制造的2000吨位“鄱阳号”轮船,开始了她的长江之旅。这次旅行大约经历了15个月,她沿长江一路停靠码头,并上岸考察,直到重庆,并深入西南地区川藏雪山,行程5000多英里。回到英国后,伊莎贝拉将沿途考察的所见所闻及其传奇游历,写成一本书《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中译本叫做《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这是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最重要文献之一。她从上海出发到达的第一站就是镇江。她对镇江印象不错:“镇江是有吸引力的地方。它有优良的码头,悦目的外国住宅,山上是英国领事馆,树木葱郁。租界道路宽阔,维护良好。一排连接河岸与石桥的废船为货物和乘客上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过,“锡克警察非常显眼,买卖的嗡嗡声进入你的耳朵,码头交通拥挤,大运河被帆船窒塞”。她考察了镇江的进出口贸易,特别关注到两家缫丝厂,“它们是中国人所有和经营,最近才开张”。她不可思议地写道:“其中一家的机械是中国制造,而工厂建设,没有外国人援助……本地人的成功管理,实在有些可疑。”


图片


伊莎贝拉在镇江逗留期间,正好碰到并亲眼经历了一起江难救助的事迹。那一天,她正好在停泊在码头上的“科尔斯·德弗里斯号”轮船上访问,这条船在停泊时撞伤了另一条船“霍伊号”。她写道:我“可以作证,有几条训练有素的船立即敏捷地开到现场,开始救捞,甚至当科尔斯·德弗里斯号靠岸后它们还留在旁边”。她发现救生站“不仅仅拯救溺水者,而且还从水中打捞尸体,然后以适宜的仪式埋葬在社团旁边维护良好的私人墓地里。在过去10年里已葬了175具打捞起来的尸体”。这件事引起伊莎贝拉的关注和兴趣,她进一步了解到镇江救生站的组织形式:“救生站有一个总站和两三个分站,6条装备良好操作熟练的船始终在港口附近江面上,10 条其他的船在上下出没”。镇江还有“一个免费渡口,拥有13条大船,用以横渡经常波涛汹涌、险象环生的长江,因而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否则,那些人会乘坐经不起江上风浪的廉价船而被淹死”。从伊莎贝拉的描述看,这个拥有16只救生船的救生站,应该是指焦山救生局;而拥有13只义渡船的应该是瓜镇义渡局。她敏锐地发现,义渡是有利于穷人渡江,更可以避免因为便宜而乘坐小船渡江产生覆溺的危险。她可能了解到义渡局的经费充裕,认为“这是最有钱的慈善机构”。


图片

伊莎贝拉拍摄的归州岸边的寺庙


很显然,镇江救生义渡留给她的印象特别深刻,她在书中评论说,镇江的(救生义渡等)慈善团体,“是其他大城市这类团体的典范”。此后的行程,救生活动成为她观察长江两岸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的书中有六七处提到了救生红船。例如在芜湖,她发现芜湖救生协会有4条救生船,约 50英尺长,10英尺宽,荷载14吨,有很好的驾驶操纵系统,能面对任何天气并有纪律严明的船员,准备一见信号就出发。他们在江面上下巡游,协助危难中的帆船,营救溺水者,打捞尸体并予埋葬。在芜湖和不同的附属救生站,每救活1条命支付给船员 1000 文奖金,合1美元;捞起1具尸体则酬以300到 500文钱。在归州,她第二次目睹了长江救生的现场:一条由 300 人拖着的大帆船的两条纤索折断了,大船在狂流中急转直下,撞上了礁石,仿佛发生了大爆炸,大量的圆木、厚木板和人头一起在浪花中载沉载浮。红色救生艇极快地赶到现场,除了3人外,船上所有的14个或 15 个人均已获救。




文:祝瑞洪

编辑:杨菲

审核:周婷婷 叶梦琦 葛文斌 高义刚

来源于“《镇江壹周》见义勇为专版第17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