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津 >

西津故事 | 文史领航下的古渡真实完整保护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4-03-16 浏览次数114 次

文史领航下的古渡真实完整保护

>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唐代诗人张祜有诗云:“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金陵渡,位于镇江市西北角,曾是长江下游南北交通要塞,三国时称“蒜山渡”,宋代后称“西津渡”。

图片


西津渡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自唐代起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六朝时期,渡口航线已经固定在京口(今镇江) 和广陵(今扬州)之间。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永嘉之乱”爆发,大量北方人口为避乱南迁,作为南渡的重要渡口,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从西津渡登岸。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中,从广陵至京口的南渡人口最多,占全部南渡人口的半数以上。


图片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北至长江路,南至云台山北麓,东起迎江路,西至玉山大码头遗址,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使命客旅,络绎往回,日不暇接”,西津渡不仅是泊舟寄楫的理想地,也是古老的军事要塞。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孙恩率领“战士十万,楼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京口,围攻建康(今南京)。在宋代,西津渡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扎这里抵御金兵来袭。文学家陆游在入蜀经镇江时,发现这里“两日间阅往来渡者,无虑千人,大抵多军人也”。


图片

1949年4月24日,美国探险家哈里森·福尔曼所摄西津渡。


唐代至清代,西津渡主要以官办渡运为主,“往来官史公差及老幼贫民者”分文不收。到清末,河势变迁,加上公路、铁路修建,西津渡渡口功能逐渐衰退,曾经“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商业也逐渐冷落萧条。











1998年以来,镇江市以“弘扬津渡文化”为宗旨,以“传承历史文脉,复兴街区风貌,提升街区功能”为主要目标,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总面积约6公顷的街区内,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旧址、英国巡捕房旧址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得到修复,原有街巷格局和传统风貌也得以恢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关石塔是全国唯一保留完整的元代过街石塔,于明代万历10年(公元1582年)重修,属喇嘛塔,下为块石垒砌的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框架式台座。石塔建于台座上,高4.59米,塔座、塔身、塔颈等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造型优美。


图片

图片

▲昭关石塔修缮前后对比图


  1500余米的小码头街是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主街。清代初,西津渡以西的玉山脚下设置了“大码头”,故命名此地为“小码头”。后因江滩淤涨,山下江面逐步北移。光绪年间,金山寺与南岸相连,在小码头处逐步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长约307米。当日这条滨江街道两边多为两层楼房,商行林立,十分繁盛。


图片

▲小码头街街景图

图片

图片

▲小码头街改造前后对比图


  随着城市道路的修建,交通工具的发展,“小码头”不再是上金山的必经之路,便日渐冷清。除零星店铺外,大多建筑改为住宅,但这些建筑仍保留着清末民初商业建筑的特点。











街区保护更新工作启动前,镇江市对西津渡文化渊源及历史沿革进行了全面研究,形成了以玉山大码头为代表的古渡文化,以昭关石塔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救生会为代表的义渡救生文化,以江南民居、民国建筑、宗教建筑为代表的建筑文化等,通过系列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文化研究成果指导制定街区保护利用方案,为西津渡保护奠定了“文化之魂”。



图片

▲小山楼

图片

▲音乐厅及实验剧场



图片

▲救生会

图片

▲大码头遗址



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依托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融资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镇江市对街区实施了环境综合改善,包括完成街巷路面基础设施及环云台山周边片区改造;对街区内重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对传统民居进行整饬更新;修缮民国租界遗存并对老工业厂房遗址进行改造利用。



图片

图片


▲英租界英国工部局旧址修缮前后对比图


图片

图片


▲西津渡街改造前后对比图



街区更新过程中,对于历史文物,坚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留住文物原本精髓;对于街区建筑,立足“迁危拆违、保持风貌”,充分保留街巷肌理;改造工业遗存时,推动“保存形态,功能再造”,使其获得再次利用;新建景点园区时,保证“呼应得当,品相相容”,为街区增添光彩。











图片


▲街区俯瞰图



图片

▲清水乱砖墙

图片

▲街巷道路



而今,漫步在西津渡街区内,千百年来留下的车辙印迹依然清晰可见;青石铺筑的街巷道路尽显古朴之风;独具特色的清水乱砖墙显现出别样的美。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被精心“打磨”后的西津渡,再一次展现了过去“银码头”的熠熠风采。



来源:江苏建设